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读《福建地理标志传说》

栏目:地理标志商标 发布时间:2015-07-16 作者: 叶双瑜
分享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一方水土各有什么特点,又如何养育一方人,则需要深入探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精华和潜在经济效益,更值得我们去发掘和运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变化,地理标志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地理标志可以赋予产品特有的文化价值,带来可观的边际收益;从消费者角度看,在享用商品实用性的同时,可以使积极的消费心理得到满足,而这种满足往往大于对商品实用性的满足。试想,福州名菜“佛跳墙”,如果只是当作各种食料合在一起煮的普通菜品向消费者介绍,喜爱者必寡,而赋予其地理标志的故事传说,这道菜便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肴,享誉全球,甚至有人说,不尝“佛跳墙”,就不算到了福州城。许多海外华侨更是把“佛跳墙”和其他福建特产当“乡愁”。粽子之于端午节、月饼之于中秋节的故事传说,更是代代相传的中华文化名片。

       八闽大地,物华天宝,千百年来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享用不尽的宝贵资源。令人高兴的是,福建省商标协会从2011年开始,历时5年,先后策划、组织编写了《福建地理标志传说》4册,共收集编撰了266篇福建地理标志传说。《传说》出版,使福建土特产有了金字招牌。这套丛书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故事传说富有趣味。福建素有“海滨邹鲁”、“东南仙境”之美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积淀,形成许许多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区位特征显著、质量品味特定的优质地理标志资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土特产品、农副产品和工艺品。《传说》一书的作者们围绕这些地理标志产品的起源、特色、发展和运用,用心收集记载了成百上千个各类历史史实或广泛流传的乡野故事、民间传说,有的耳熟能详,有的初次见识,都充满趣味、给人启发。比如,《武夷山大红袍的传说》,讲述了永乐禅寺僧人用武夷岩茶为赶考秀才治病,秀才高中状元后回寺感恩,把朝廷赐予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所采制的茶叶由此得名“大红袍”。《上杭萝卜干的传说》,讲述了上杭萝卜干与客家人迁徙的故事。相传宋元时期,上杭瓦子街上一位郭姓阿婆,乐善好施,品德高尚。当她看到客家子弟长途迁徙,吃饭没有菜配时,便按梦中得到的方法,将当地盛产的萝卜制成萝卜干相送,不仅口味俱佳、便于携带,而且还有解毒生津、和中止咳之功效。从此萝卜干成为“闽西八大干之一”,名扬天下。《浦城丹桂传说》,则讲述了浦城县种植和食用桂花的悠久历史,有“梦笔生花”之称的南朝吴兴(即今浦城)县令江淹,写下了咏桂花的优美诗句:“假青条兮总翠,借黄花兮舒金。”还讲述了唐代莆田人林藻、林蕴兄弟进京赶考,途经浦城县折桂岭时,林藻作诗言志:“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结果兄弟先后中举,至今传为佳话。这些娓娓道来的美丽传说,无不反映了福建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品质,与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契合,让读者在听故事的轻松意境中,寓教于乐,感受着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独特魅力和中华传统美德,激发爱国爱乡之情。

       二是解读商标增长知识。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以申请地理标志作为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1994年起将地理标志纳入商标法律保护体系。为了更生动、更全面地向广大读者宣传、介绍商标知识,《传说》一书展示了我省已经注册成功的73件地理标志商标的图样,让读者一目了然、直观感受;同时作者们还对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逐一释义,对商标的设计思想、含义进行解读介绍,帮助读者更具体深入地认识商标、理解商标。《传说》一书还别出心裁地介绍了与各地理标志商标运用相关的龙头企业商标,通过对商标注册人、地理标志产品使用商标等展示,为龙头企业商标站台推介,也使它们接受社会的监督,让广大消费者能“认标”消费、放心消费,从而促进地理标志商标规范使用和龙头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体现商标运用明显实效。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商标运用,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政府推动、工商策划、协会负责、市场运作”的模式,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支持下,有效推动地理标志商标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已有地理标志商标253件,居全国第二位。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做法和成效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推广。《传说》一书以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身边的变化,真实反映了我省广大企业、农户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实现增收增效取得的可喜成效。比如,漳州水仙花、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柘荣太子参、连城地瓜干、建宁通心白莲等一大批我们熟悉的地理标志商标,经过多年的运用推广,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相关产品的价格几倍、十几倍地增长,品质也大幅提升,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范例。无怪乎商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产品卖商标。

       四是为新增注册提供史料。我省地理标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目前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发展空间还很大。《传说》一书之所以广受关注和欢迎,还在于它能为全省新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做出特殊的贡献,这就是《传说》可作为地理标志资料使用,从而弥补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史料不足的问题。仅《传说》(三)出版后,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运用《传说》史料就直接帮助新注册了13件地理标志商标。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协会这种主动作为、贴心服务、争取支持,全力培育地理标志商标的可贵精神和不懈努力,令人感动,值得点赞!

       五是本土特色鲜明。《传说》丛书处处体现了福建的地方特色,各类历史记载、故事传说来源于本土,文章的作者大都是熟悉地方掌故和商标工作的当地人,所有的注册商标和龙头企业也都生于斯长于斯。丛书的封面分别采用了极具福建特色的武夷山、土楼、妈祖等形象,出版发行也是由本省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传说》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福建书”,但这本书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却绝不仅仅限于福建,它连同福建众多精美产品一起,必将成为世界了解福建的一扇美丽窗口,也为福建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读过《福建地理标志传说》,深深地被其中动人的故事传说、优美叙述和亮丽图片所吸引,同时深感成书十分不易,且不说对众多产品都得了解,还需查阅考证文献典籍,收集民间传说,真可谓“吹尽狂沙始到金”。该丛书的高级顾问陈乙熙、叶木凯,顾问潘崇奎、许瑞察、姚坤,执行主编朱昌彬及副主编杨冰冰、陈涛、黄锦标等同志,为此书出版精心谋划,付出了辛勤努力,从中也体现出他们对地理标志商标工作的真挚情怀和学识修养,作为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有缘的一名读者,我由衷地感谢他们为社会奉献出这么好的“精神食粮”!更期盼这项功在发展、利在民生的工作,能够继续开展下去,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本文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叶双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