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紫菜的传说

栏目:地理标志商标 发布时间:2015-01-26 作者: 施玉光
分享到:

《福建地理标志传说》第四集 入选文章

 莆田紫菜的传说

       “莆田紫菜”,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生活在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靠编织渔网供养儿子读书,希望有朝一日儿子可以有所成就。母亲日夜辛苦劳作可是收入微薄,生活很是艰苦,偶尔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勉强度日。

       有一日儿子在海边读书时看见一位落水老人,发现这老人伤的很严重,于是就把他救回家。在母子俩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终于醒过来了。母子俩变卖了家里的东西为老人请大夫买药,老人渐渐康复,看到这母子俩几乎家徒四壁还依然这样乐于助人,甚是感动。老人病好要离开时,年轻人送老人出门,突然老人变成一位白发仙翁手持拂尘脚踩云朵立于上空,手中拂尘一指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海市蜃楼,画面中人们在海面上辛勤劳作,画面一直持续变换,从种植、收割到晒的的过程。老人升空而去,留话道:“吾念你一片善心,故留此法,造福百姓”。于是紫浅海岩礁上出现了一片片的植物。年轻人开始日夜专研,翻遍史书典籍,并把所研究的成果告诉乡亲,集思广益。经过几年的研究终于发现这一植物的可用之处,可做菜吃,颜色有红紫、绿紫及黑紫的区别,但干燥后均呈紫色,所以取名“紫菜”。年轻人带动乡里人一起种植紫菜,使乡里人的经济有了巨大的提升,紫菜也销往各地。母亲看着儿子的努力和成就,十分欣慰。

       很多年以后,莆田沿海一带流传家中若有添丁的喜事,等孩子满月后,一定要用紫菜做的饭团分给乡里人。紫菜寓意紫袍加身,孩子顺利成长。

       如今,“莆田紫菜”是纯天然产品,味道芬芳,有独特的口味,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营养而倍受中外人们的青睐。“莆田紫菜”也成为那些回莆探亲的侨胞,必带的礼品之一,每次返乡探亲,总要带些回去,以此来向外人展示自己家乡的特产。

       紫菜俗称乌菜,是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莆田紫菜”含有高达29%~35%的蛋白质以及碘、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味道鲜美,含碘多,是莆田县的传统养殖品种之一。宋时“莆田紫菜”已闻名于朝廷。“莆田紫菜”,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过: 凡瘿结积块之病,宜常食紫菜 。现代民间治疗甲状腺肿大,常将紫菜与海带同煎,吃菜喝汤。

       莆田县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地处东经118°49′至119°39′,北纬24°59′至25°46′。全境面积1839.54平方公里。莆田县海岸,多属岩岸,海岸线特别弯曲,全长219公里。港湾有兴化湾、平海湾和湄州湾。夹在三湾之间有埭头(平海)、忠门(莆禧)和秀屿(醴泉)三个半岛。沿海大小岛屿150多个,以南日和湄洲两岛较大,乌丘屿孤悬海中。全县浅海面积815250亩。沿海滩涂面积共268266亩。沿海滩涂宽广,属沙岸泥沙堆积型,海水透明度2.43;PH值8.17;盐度30.99;养份丰富,适宜各种鱼、虾、贝、藻繁殖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在16~22℃。全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2500小时,日照率50%左右。

       “莆田紫菜”,养殖历史悠久。自然养殖区分布在南日岛及周围小岛、湄州岛、鹭鸶屿等地;利用天然石磹为养殖基地。                                                           

       据《莆田市志》记载:1958年,南日公社浮叶、东岱养菜专业队石磹、紫菜养殖12亩,放“卫星”称亩产1.6吨。60年代以前,全为菜坛养殖。1962年,厦门水科所、莆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南日乡东岱村进行自然海区附苗浮筏式试验,用竹条作附着基,因附苗密度不理想,浮筏经不起风浪冲击而没有成功。1964年,水产部组织紫菜养殖歼灭战小组,在南日乡浮叶村二度进行试验,取得一定成效;而后,莆田县国营海带养殖场在南日港南进行试养,并不断向全县推广。

       1965年,莆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派戴成祖参加水产部等10个单位组织的全国紫菜歼灭战小组,用文蛤壳培育紫菜丝状体成功,为发展“莆田紫菜”人工养殖做出贡献。技术要点是“选择孢子成熟度较好的石磹紫菜为种菜,进行荫干刺激,促使孢子大量放散;在育苗池中颊排好经清洗、消毒的文蛤壳,然后把孢子水放入育苗池,孢子随即钻入文蛤壳内,经夏季室内人工培育,白露前后进行人工采苗,并在海区养殖。  

       1977年,莆田县水技站许超英、丘虎三、吴文烟、黄春恺利用小牡蛎壳代替文蛤壳培育紫菜丝状体,改平面培育为立体培育试验获得成功。小牡蛎壳育苗优点是:苗种发育生长一致,成熟度高,可提高育苗池利用率3~4倍,育苗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上世纪70年代,“莆田紫菜”育苗新方法全面推广。南日、埭头、平海、湄洲、忠门等乡镇及有关村先后建立紫菜育苗室36座,育苗面积达6500平方米,可供养殖紫菜2万亩。由于境内人工育苗发展迅速,紫菜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莆田紫菜”定脚浮筏式(DF筏)养殖法,是1978年由莆田县水技站丘虎三、许超英和忠门乌宅紫菜场技术员共同研究设计的。它解决了以工业原料代替竹、木原料的问题,又达到随意调节水层和沉台的要求。1979年,多点推广,经大面积试验证明,垂下式DF筏对海区有广泛的适应性。1985年获莆田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1990年,在莆田全面推广。1991年,全市养殖“莆田紫菜”1.35万亩,总干菜2002吨,育苗房面积2500平方米,育苗2490万贝壳,居全省前茅。

                                                                           (莆田市渔业行业协会 施玉光 整理)